讓每一盞花燈都亮起來 傳承人共話秀山花燈的制作與發展
2025-11-12 17:39:35 來源:重慶文藝網

近日,楓葉仿佛被秋陽點燃,一簇簇,一團團,燒出漫山遍野的絢爛。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溪口鎮黃楊扁擔村、杜家灣傳統村落里,秀山花燈非遺傳承人歡坐一堂,共同研討秀山花燈制作的發展之路。 

image

秀山花燈,是一種流傳于秀山的古老民間歌舞藝術,集歌舞、戲曲、器樂、剪紙、美術于一體,是土家族、苗族、漢族文化交融的生動體現,于2006年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。它不僅是歌舞,更是一件從手中誕生的精美藝術品,凝聚著土家、苗、漢各族人民的集體智慧與審美。

方寸之間的匠心:傳統工藝的“活態”傳承

“傳統花燈以竹、紙、布為主要材料,全憑手工藝人的經驗與巧思。從一根竹子到一盞能翩翩起舞的花燈,要經過砍竹、破竹、削篾、扎架、裱糊、彩繪、裝飾等二十多道工序?!蹦赀^七旬的市級傳承人崔師傅邊制作燈架邊介紹。在他手中,纖細的竹篾仿佛被賦予了生命,彎曲、纏繞、固定,轉眼間一個渾圓牢固的燈籠骨架便初具雛形。 

image

“每一盞燈都有自己的‘性格’。”崔師傅說,“以前,花燈制作是‘傳內不傳外,傳男不傳女’的絕活。但現在,我們只盼著有更多年輕人愿意學,把這門老手藝傳下去?!?/p>

守正創新:花燈制作在當代的突圍與發展

與許多傳統手工藝一樣,秀山花燈的制作也曾面臨傳承斷代、市場萎縮的困境。然而,當地政府和傳承人們積極探索“生產性保護”和“創新性發展”之路,讓古老技藝走出了新路。

首先是材料與工藝的創新。為延長花燈壽命、適應現代審美,傳承人們在保留核心技藝的同時大膽革新。例如,采用更耐用的仿綢布代替易損的普通紙張,使用環保防水顏料,使花燈更安全、更適宜在大型室內場館表演和長期展示。 

image

同時,還有產品形態的多元化?;舨辉賰H僅是表演道具。當地開發出系列文創產品,如迷你版的秀山花燈擺件等,讓非遺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。

展望未來:讓每一盞燈都亮起來

保護秀山花燈,不僅要保護其歌舞形態,更要保護其精湛的制作技藝。建立更完善的傳承人培養和激勵機制,推動花燈技藝進校園、進社區,讓制作花燈成為年輕人愿意學、喜歡學的新時尚。

一盞秀山花燈,從匠人的指尖誕生,在舞者的手中旋轉,它照亮的不只是土家山寨的夜晚,更照亮了一條非遺技藝從堅守到創新的傳承之路。它告訴我們,真正的保護不是將之束之高閣,而是讓它融入時代脈搏,在每一次被制作、被點亮、被欣賞中,獲得永恒的生命力。

文圖/秀山溪口鎮